close

報導中有一個重點敘述,可能延燒出某些事,或者司法案件:「…張凱偉動用人脈證實憂慮火速修正報告 麥格里調降鴻海iPhone出貨量,僅使蘋果股價小跌不到2%,但如果A咖投銀研究部門也跟著看衰iPhone出貨量,那事情就真的大條了。於是,身為A咖投銀明星分析師,又在硬體下游產業享有崇隆地位的張凱偉,在12年12月13日麥格理報告曝光後,隨即成為以短線交易為主的避險基金打聽消息、套取情報的熱門對象。麻州證管局的調查報告指出,張凱偉的行為不僅違反美國聯邦與麻州政府的內線交易法令,甚至連花旗集團內規也不容許這樣的行為。…」

張凱偉或麥格里是究竟如何得知鴻海的出貨量? 他自己有無在「美國」賣出apple股票? 其實:①鴻海的人員已經涉犯《營業秘密法》,因為張員及麥格里的人員都知道同樣(鴻海調降出貨量)的消息,依臺灣今年初修正施行的《營業秘密法》,一旦鴻海公司提出洩露營業秘罪(第13條之1是告訴乃論,)及背信罪(公訴),鴻海人員、張員及麥格里人員,均將面臨洩露營業秘密及背信罪的追訴。此外,如報導中提及的鴻海股票有無內線交易,也是主管機關查緝的重點所在。②如張員確實有在美國賣出股票之行為,甚至提供鴻海出貨量降的消息給美國的相關人員,也可能違犯美國內線交易的相關規定,而受到民、刑事責任的追訴,但張員千萬別以為待在臺灣就可高枕無憂,尤其是在刑事部分,台灣不僅已經有《台美司法互助協定》、《外國法院委託事件協助法》以及《檢察及調查機關執行我國與美國間刑事司法互助協定作業要點》,相關程序不僅有發動的可能,更可由美方請求委請臺灣的檢察機關發動傳喚調查程序,這點常被一般人忽略,而涉案人如果有再入境美國的必要,就要小心,可能進得去,出不來,後果相當嚴重。

金童分析師,有法律之憂。

------ 

報導引用: 

外資金童 為何淪為炒股幫兇 發刊日期:2013.10.09文章點閱:

台灣這位天才型外資分析師,跨過這條不能踰越的道德紅線,賠上了年薪3000萬元的職場生涯!並造成蘋果市值一天蒸發近3000億元,一場充滿算計的金錢遊戲,不僅已經付出這些代價,還正把台灣捲進華爾街炒家設計的內線交易迷陣中……。
一份不能提前曝光的鴻海研究報告, 要付出多少代價?答案是新台幣9億元!
台灣這位天才型外資分析師,跨過這條不能踰越的道德紅線,賠上了年薪3000萬元的職場生涯!並造成蘋果市值一天蒸發近3000億元。
狼嗜血,華爾街「貪狼」嗜錢,而台灣竟已成為華爾街貪狼內線交易,投機牟利的新天堂樂園!

事件導火線
同業率先調降iPhone出貨量 市場震動
許多人納悶,為何花旗證券台灣分析師張凱偉發佈的是鴻海報告,並不負責蘋果,卻捲入四家避險基金客戶涉入蘋果股票內線交易的漩渦中,成為代罪羔羊。
針對這個疑點,我們取得麻州證管局的調查報告深入解讀,重新還原真相後發現,台灣已經從原本的IT資訊科技之島,竟變質成美國華爾街投機分子眼中的內線交易(inside trading)IT之島的新天堂樂園。如果一不留神,不管你是如張凱偉之流的產業分析師,還是媒體記者,抑或在電子公司上班的員工,都可能成為華爾街貪狼眼中獵食的標的。
要還原張凱偉事件,令華爾街 貪狼現出原形,必須從iPhone 5正式開賣後,讓全球蘋果迷驚聲尖叫的3個月後,2012年11月開始說起……。
iPhone 5開賣後三個月,接連傳出銷售佳績,使張凱偉對iPhone 5最主要的組裝代工廠鴻海未來的業績也深具信心。並於12月10日發佈鴻海報告,預測一三年第一季iPhone出貨量將達4500萬支。
對手麥格理證券張博淇發表報告警告,iPhone 5因創新不足,「蘋果的需求正面臨結構性的風險!」一口氣調降一三年第一季iPhone出貨預測,認為只有2600萬到2800萬支。

客戶急詢問 張凱偉動用人脈證實憂慮 火速修正報告
麥格里調降鴻海iPhone出貨量,僅使蘋果股價小跌不到2%,但如果A咖投銀研究部門也跟著看衰iPhone出貨量,那事情就真的大條了。
於是,身為A咖投銀明星分析師,又在硬體下游產業享有崇隆地位的張凱偉,在12年12月13日麥格理報告曝光後,隨即成為以短線交易為主的避險基金打聽消息、套取情報的熱門對象。
麻州證管局的調查報告指出,張凱偉的行為不僅違反美國聯邦與麻州政府的內線交易法令,甚至連花旗集團內規也不容許這樣的行為。

遭告密揭發 外資金童分析師 大好前程從此斷送
美國華爾街是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,為何麻州證管當局就單單盯上花旗台灣證券的張凱偉?外資圈資深人士研判,「這件案件本身一定有人去當告密者。」「而且,以SAC Capital可能性最高。」
假如是客戶檢舉的話,張凱偉怎麼也料想不到,他使命必達、認真服務的客戶,竟成為終結他外資職場生涯的殺手,這讓他情何以堪。
一位專看電子上游產業,在外資投資銀行證券研究服務超過十年的資深分析師指出:「不能只怪外資圈殘酷,張凱偉本身也有該檢討的地方。」
張凱偉事件還進一步印證了,諸如彭博新聞及《新聞周刊》(Newsweek)之前曾指出,台灣已淪為全球商情黑市中心的報導。

台灣金管會對這次事件,不僅須追查上述避險基金,有無對鴻海股票進行內線交易;也應對外資分析師提出更嚴格規範,不僅可保護分析師,也能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。

編按:本文摘自10月9日出刊之《今周刊》877期封面故事「年薪300萬外資金童 為何淪為炒股幫兇」,同期內容除本文外,並有「張凱偉衝過頭 誤踩紅線黯然離職」、「內嚴外鬆 金管會遇外資矮半截?」、「打破三迷思 別被外資報告牽著走」等系列報導,更多內容請參閱877期《今周刊》。(尊重智慧財產權,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:今周刊877期 http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 謝謝!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公望法律 的頭像
    公望法律

    公望法律

    公望法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